海上“大風車”安裝完成通訊員供圖
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(記者李曉琴通訊員張靜邱志強)6月28日
,在福建平潭外海
,隨著一顆高強度螺栓完成對位,三支葉片與輪轂實現(xiàn)對接
,標志著全球首臺
、我國完全知識產(chǎn)權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順利安裝完成。
此次安裝的16兆瓦風機
,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外海
,距離岸邊約40公里。這里地處世界三大風暴海域之一的臺灣海峽
,受“狹管效應”影響
,全年6級以上大風達300多天
,7級以上大風達200多天?div id="jpandex" class="focus-wrap mb20 cf">!斑@樣的氣候條件
,對于風力發(fā)電來說可謂得天獨厚,但大型風電機組安裝施工難度很大
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
!敝需F大橋局平潭風電項目經(jīng)理程細平介紹。
16兆瓦海上風機輪轂高152米
,相當于50多層樓
。單支葉片長123米、重54噸
,葉輪直徑252米
,環(huán)繞一周的掃風面積約5萬平方米,相當于7個標準足球場
。如此巨大的葉片和輪轂
,在風力的作用下,高空吊裝殊為不易
。此外
,每支葉片對接時,需將176顆直徑42毫米的高強度螺栓插入直徑45毫米的螺栓孔內(nèi)
,安裝誤差要求控制在1.5毫米以內(nèi)
。
為了安全、優(yōu)質(zhì)
、高效地完成528次“穿針引線”
,實現(xiàn)3支葉片的對接,中鐵大橋局利用自主研發(fā)的環(huán)境綜合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
,經(jīng)過反復測算和實驗
,定于6月26日開始為期2天的吊裝作業(yè)。過程中
,為了降低輪轂和葉片的晃動
,項目組在塔筒上安裝了擾流塊,給每支葉片綁上6根人工攬風繩和2根機械攬風繩
,并根據(jù)葉片受力情況實時調(diào)整
,從而保障了施工順利進行。
據(jù)了解
,在滿發(fā)風速下
,16兆瓦風機每轉(zhuǎn)動一圈可發(fā)電34.2度,單臺機組每年可輸出清潔電能超過6600萬度
,滿足3.6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正常用電
,減少燃煤消耗2.2萬噸
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.4萬噸,具有顯著的節(jié)能減排效果
。
發(fā)布時間:2023年06月29日07:43來源:楚天都市報
推薦資訊
、葉輪直徑最長的高原山地風機成功吊裝">國內(nèi)單機容量最大、葉輪直徑最長的高原山地風機成功吊裝
- 18092213661
-
-
-
微信號:WX123456微信二維碼
-